过年了,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年糕都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是因为好吃,还因为有故事、有寓意。
福州的年糕叫做糖粿(福州方言的谐音),是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福州人很重视年糕,在除夕吃团圆饭前,祭祖时都要将年糕摆上。
福州年糕分为四类:一是红年糕;二是白年糕;三是萝卜丝年糕(咸的);四是芋头丝年糕(槟榔芋头丝揉进红年糕)。年糕谐音“年高”,有发财、步步高、甜蜜的意义,意思就是要新年进步年年高。
年相传春秋末期伍子胥自刎后,越王勾践便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姑苏城团团围住,吴军困守城中,炊断粮绝,街巷内妇孺哭声惨不忍闻。他临死前对部下说:“如果国家有苦难,百姓断粮,你们到城墙下挖地三尺可得到粮食。”伍子胥死后,他的部下被越军包围,城中断粮已饿死不少人,这时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话,就去挖城墙,挖了三尺多深,果然挖到了许多可吃的“城砖”即年糕,结果打了胜仗。原来是当年伍子胥在姑苏城督造城墙时,已做好了屯粮防饥的准备。从此以后,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做年糕,年夜饭就吃年糕汤来纪念伍子胥。
福州年糕的做法*有一方特色,将糯米粉和米粉加糖(白糖红糖均有,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花生、红枣、红豆等。)和成面团,再放在年糕叶上蒸熟。其味道香甜可口,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