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

2016-04-29来源 : 互联网

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服饰,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马尾绣的制作过程繁琐复杂,成品古色古香,华美精致,结实耐用。刺绣图案古朴、典雅、抽象并具有固定的框架和模式。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县是全国惟一的水族自*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州东南部。水族马尾绣这种水族*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分布在三都境内三洞、中和、廷牌、塘州、水龙等乡镇的水族村寨。

水族马尾绣工艺*特,刺绣制品十分精美,有媒体甚至誉之为"刺绣艺术的活化石"。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心灵手巧的水族妇女**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民间工艺,闻名遐迩的水族马尾绣*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刺绣的活化石,堪称世界一绝。

水族马尾绣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及民族文化的珍贵艺术资料。马尾绣入选了*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这一古老的原始艺术的保护带来了更好的机遇。

刺绣是流行于水族地区的民间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其艺术造型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水族人民对生活的感受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著追求。水族刺绣技法的种类很多,有平绣、马尾绣、空心绣、挑绣、结线绣及螺形绣等。

工艺特色

水族刺绣的技法种类有平绣、马尾绣、空心绣、挑绣、结线绣及螺形绣等。马尾绣的主要产品形式有马尾绣背带和马尾绣花鞋等。四川成都织绣和其他民族的刺绣技艺也有用马尾为原材料,但只有水族才如此集中地将之用于背带等绣品。

马尾绣工艺十分复杂,采用此工艺制作的绣品具有浅浮雕感,造型抽象、概括、夸张。马尾绣工艺主要用于制作背小孩的背带(水语称为"歹结")及翘尖绣花鞋(水语称为"者结")、女性的围腰和胸牌、童帽、荷包、刀鞘护套等。虽历经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但其造型理念和程式化符号基本不变。

马尾绣的"歹结"背带是水族地区公认的*好背带之一,往往要经过52道工序才能完成,水族人也常常把是否拥有马尾绣背带看作是否体面和富有的标志。马尾绣背带主要包括三部分,上半部为主体图案,由二十多块大小不同的马尾绣片组成,周围边框在彩色缎料底子上用大红或墨绿色丝线平绣出几何图案,而在上部两侧为马尾绣背带手,下半部为背带尾,有精美的马尾绣图案与主体部位相呼应,"歹结"成为通体绣花的完整艺术品。制作这样一件"歹结"要花一年左右的时间。水族中老年妇女制作"歹结"尾花,一般不用剪纸底样,而直接在红色或蓝色缎料上用预制好的马尾绣线盘绣,综合运用结绣、平针、乱针,灵活自如,图案美观耐看。

马尾绣用料考究且工艺繁杂,一般而言,刺绣一件成品需十来道工序,耗时一月之多。在形形**的刺绣艺术品中,马尾绣的*特之处在于用马尾刺绣,依然采用古老的乱针、扎针等刺绣技法。水族马尾绣工艺有自己*特的制作技艺与方法:

1、先取马尾3至4根做芯,用手工将白色丝线紧密地缠绕在马尾上,使之成为类似低音琴弦的预制绣花线。

2、将这种白丝马尾芯的绣线盘绣于传统刺绣或剪纸纹样的轮廓上。

3、用7根彩色丝线编制成扁形彩线,填绣在盘绣花纹的轮廓中间部位。

4、按照通常的平绣、挑花、乱针、跳针等刺绣工艺绣出其余部分。

传承意义

马尾绣是水族地区一种现存*古老而又*具有生命力的原始艺术,被称为刺绣的"活化石",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及民族文化的珍贵艺术资料。

虽然制作马尾绣的人还很多,但穿戴的人已不多。马尾绣服饰多在节日里才穿戴,特别是在水族端节里。*关键的是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姑娘们做出了衣服都压在箱底里,改穿汉装去了。 过去,马尾绣被视为一位姑娘是否心灵手巧和这个家庭富有与否的象征。

马尾绣工艺传承出现严重断层,现代马尾绣的工艺制品质量下降,人们已很少愿意使用,对水族马尾绣这一特殊的工艺门类应当进行抢救、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标签: 水族马尾绣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