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立夏。按老习俗,这天称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可你知道吗?立夏当天,咱老盐城人不光要称体重,还要一尝煮蛋、烧饼、吃藕和甜菜四种美食。这是为啥?
提到这个问题,盐城民俗**、盐都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王登佐说,立夏这**在天文历法上,是**春天、迎来夏日的转折点。立夏时天黑后观察天空,会看到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南。立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夏,假也。”所谓“假”,是“大”的意思,是说进入立夏时节,万物进入生长旺季,故立夏过后,是进行农作物耕作的繁忙阶段。
立夏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很受重视的节日。周代在立夏这天,天子要率三公九卿和众大夫,到郊外迎夏,并举行祭祀仪式。汉代也沿承此俗。到宋代,礼仪更趋繁琐。到明代始有“尝新风俗”。到了清代,还有馈赠礼品的说法。在清代《帝京岁时纪胜》就有记载,书中说:“立夏取平时曝晒之米粉春芽,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相互馈送。”可以看出,古人把立夏看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立夏即表明夏天的开始,盐城旧俗忌此日无雨,谓之“立夏不下,高田不耙”,“立夏无雨,碓头无米”。
在旧时的盐城,一直流传着煮蛋、做烧饼、吃甜菜等习俗,少数地方还流行裹粽子和煮藕的习俗。立夏这天,小孩子一早起床,会趁天未亮时吃蛋,吃不完的蛋则用红绿线结成的蛋网挂在脖子上。
那把蛋挂脖子上,是何用意?“传说,立夏之日,瘟神醒来赶到下界。只见遇到的孩童,个个胸着挂个红绿丝网兜,里面放着煮熟的鸡蛋、鸭蛋和鹅蛋。瘟神知道是女娲的嫡系子孙,哪敢做恶,即刻走开。”王登佐说。
后来,就慢慢变成一种习俗。人们认为,只要在太阳未升前,全家人吃黄烧饼煮荷包蛋,到中午吃甜菜,这样便会增加营养不“疰夏”(夏天不生病)。而小孩吃藕,则寓意着会长成“藕节节”一样的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