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县观音洞,是一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远在五六十万年以前,就有古人类在此生息繁衍,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观音洞位于黔西县南部的沙井彝族仡佬族乡锦山村,是一座石山间的石灰岩溶洞,内有主洞和南支洞、北支洞,有进出口。
1973年间,贵州省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观音洞进行了多次联合考察,洞穴堆积厚达9米,分为上、下两部分,发掘到石器四千多件,动物骨化石数十件。石器有砍砸器、削刮器、端尖器、雕刻器、尖状器等;石器的原料、制作与类型组合都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反映了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
观音洞旧石器遗址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有“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句。因为他的名气大,文章又很动人,这“不毛之地”便深深印入人们的脑海,把莽莽的云贵高原想象成一片荒漠。一阵阵“蛮烟瘴雨”,把云贵漫长的历史湮没,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找回这“失落的文明”。
在此之前,人们研究贵州历史,翻遍了浩繁的史书,好不容易才寻找到几条关于牂牁、夜郎的史料。可是,仔细算来,也不过两三千年的历史。1964年,着名考古学家裴文中试掘了黔西观音洞遗址,揭开了贵州“史前文化”的帷幕。
“史前文化”是一部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它仿佛是一座*大的无字碑,碑上虽然没有镌刻文字,但那点点斑痕,却依稀可见人类童年时代的足迹。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的发现,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了**邈远的太古,使贵州的历史线索突然向前延伸了24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