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创业者的经历在网上引发讨论。一位在成都有房有车、月薪过万的年轻人,为实现自己的田园创业梦,辞掉工作回到自己出生的村子办起养鸡场,没料到两年下来亏损数十万元,与家人分歧越来越大,打算重回城市找工作。有人批评,这位青年把创业看得过于理想化、浪漫化,感情用事甚至有些任性。
两年光阴、数十万元打了水漂,不得不退回“原点”,在很多人看来当然很不值,甚至是失败了。揣着一腔热情和打拼多年挣来的启动资金返乡创业,却遭遇人生的滑铁卢,难免失落失意。但若把眼光放长些、眼界放宽点,人们会发现,尽管遭遇挫折,但在创业中,这位成都青年对乡村的理解比之前深切,对市场的认识比之前深刻,对人生的体味比之前深沉。至少与那些高谈阔论梦想的人相比,他为梦想流了汗、尽了力。这些都是宝贵的人生阅历,书中学不到,**难买来。
什么是创业?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回答,但有一点应是相同的,即创业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其间充满曲折,不会顺风顺水。实现零的突破,不仅要头脑冷静,还要心头*热;不仅要有**能力,还要有****——敢于改变现状,勇于追逐梦想,踏着荆棘奔走,冒着风雨前行。如果说前者是干事创业的“撒手锏”,那么后者就是干事创业的“永动机”,也是青年身上应该具备的特质。很多时候,有“两把刷子”可能不难,有一腔热情并保持下去着实不易,特别在“双创”热潮涌动的当下尤为可贵。也许,有用人单位看到报道后会欣赏这位青年毅然离开安乐窝、投身创业的勇气与魄力,向他投去橄榄枝,邀请他为**市场、创新创业的“***”“急先锋”。
“不以成败论**”,这句话人们耳熟能详,但现实中还有不少人脱离不了以成败论**的窠臼。比如说,对成功者往往不吝赞美,仿佛他们所做所行都那么**,而在失利者身上则看不到多少闪光点,似乎他们所做一切都导向一个失败的结果。事实上,创业成败受到很多条件影响,与个人、环境都有莫大关系。成功者固然有很多优点,失利者同样有过人之处,成功者当然应该推崇,失利者同样需要掌声。多看到失利者身上的亮点,发掘他们举动中难能可贵的地方,才能让他们受到鼓舞激励,同时也能引发更深层次的反思。就拿这位成都青年来说,他的创业梦折戟,到底是因为对个人能力与创业环境没有清醒的认识就一猛子扎进商海而交了“学费”,还是相关地方配套跟不上、营商环境不够好,企业难扎根成长,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这无疑是需要厘清的问题,也是比成败本身更值得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