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古城,山清水秀,溪涧纵横,古迹众多,门类齐全,包括佛寺、道观、文庙、书院、会馆、祠堂、衙署、宝塔、泉井、津梁、古道、民居、店铺、作坊等方方面面,分布在一座座大理石小山上和流经城内的贯城河畔。
织金古建筑多为倚崖傍洞或濒水临泉建造的干栏式吊脚楼。大部建于“改土归流”之后,仅从康熙五年(1666)至十年(1671),即建有武庙、文庙、斗姥阁、隆兴寺、东山寺、财神庙、城隍庙、马王庙、黑神庙、炎帝庙、地藏寺等10余座。其后屡有修建,形成现在的“四庵”、“四阁”、“四祠”、“八大庙”。
白衣庵位于城关镇白玉巷东。始建于乾隆六十年(1795),嘉庆七年(1802)重修。坐东向西。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封*山墙硬山顶。存前殿、正殿。两殿均面阔三间,通面阔10.89米,进深四间,通进深7.42米。隔扇门窗。正方形天井。
兴隆桥位于城关镇小东门。又称“半边桥”。建于嘉庆十五年(1810)。东北西南向,跨凉江河。二孔石拱桥,连接河堤,长7米余,宽2.5米,净跨2米、1米。桥西北侧饰石龙栏杆,头向东北,高1米许。桥西北河床石岩上立四棱碑,南北两面均楷书阴刻“南无阿弥陀佛”6字,每字0.12米见方。碑东面刻建桥记。西面刻捐资者姓名、数额。
“期颐偕老”坊位于城关镇南。建于道光六年(1826)。为旌表熊永祚夫妻百岁齐眉、期颐偕老、五世同堂所建之百岁坊。南北向。四柱三间三楼,白绵石质。高10米许,宽13米许。南面字碑横向楷书阴刻“期颐偕老”,北面横向楷书阴刻“百岁同登”。坊上有对联2副,南面为:“**夫妇齐眉;五世儿孙绕膝。”“五代乐燕翼之谋,历日三万有六,椿萱并茂;一门荷花章之宠,计程七千加二,纶綍交荣。”调署平远协副将、松桃协副将兼世管佑领文英撰文。北面为“夫妇庆百龄,宠荷龙章荣姓氏;家庭祝双寿,闲携鸠杖看儿孙。”平远协升任广东南韶总兵孙淇英撰文。方形基座。石雕歇山顶。雕刻工艺以高浮雕为主,内容主要有“寿星驾鹤”、“王母乘鸾”、“八仙拜寿”、“麻姑献瑞”、“蛟龙戏水”、“丹凤朝阳”、“野鹿含芝”、“松鹤同春”、“福寿吉祥”、“耄耋富贵”、“吉祥如意”等。毁于1966年。
隆兴寺位于城关镇城防路南段西侧。始建于康熙六年(1667),道光***(1838)重修。坐北向南。原由前殿、左右偏殿、后殿组成。占地面积约87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20平方米。现存后殿,面阔三间,通面阔13.1米,进深二间,通进深9米许,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歇山青瓦顶。前带廊,深1.9米,穿枋雕刻**。
紫竹庵位于城关镇紫竹路东侧虎丘山上。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坐南朝北。面阔三间,通面阔11.6米,进深二间,通进深7.2米,穿斗式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台基高1米许。隔扇门窗,翼角起翘。
关帝庙位于城关镇城南路南段北侧。始建于清初,原址在州署(今县人民**驻地)侧,康熙四年(1665)知府刘勇移建于南关外。康熙二***(1689)、乾隆五***(1793)、道光二十一年(1841)重修。坐东向西。由前殿、月台、后殿、左右厢房组成。占地面积约9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50平方米。前殿面阔五间,通面阔21.15米,进深六间,通进深11.61米。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悬山顶。前后带廊,深1.98米。隔扇门窗。月台长13.85米,宽6.92米,高0.65米,正中用正方形石块斜铺,左右铺方形,前、左、右用大理石镶边。台前左右两旁透雕双狮。
2006年织金古建筑群作为元至清代的古建筑,被***列入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