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贵州文化形态 提升本土价值认同——二论耕读文明

2017-01-19来源 : 互联网

黔地多山,山间村寨散落。村落内部至今保存着至深的差异性文化符号,生机勃勃的农耕生活场景依然呈现。农耕文明的**者和延续者,在历史的长河里形成多元共生的族群,交错在现代性发展语境之间,影响着贵州人的品格和向外的交往方式,定格贵州的文化走向和生活方式,甚而面向世界的话语表达。由此衍生的贵州农耕文明形态,呈现出地方性文化包容接纳各种族群多元文化的特征。

祖先生生不息在乡土世界里,逝后要落叶归根,这是华夏子孙无法解脱的“乡愁”。在祭祖的仪式里,贵州少数民族固执地保存了完好的上古文明符号系统。有研究证实,贵州苗绣承载的上古文明符型系统,至今在各少数民族族群里完好地活态传承。考古发现的大量洞穴遗址和碳化稻谷,证明贵州处于稻作文明起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期。这些都是农耕文明起源和耕读文明在贵州本土地方性文本的原初表达。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贵州居民留下众多*具民族特色的村落文化景观,可以数上名来的寨子成千上万,具有600年历史的文化村落景观就达1800个。贵州所特有的村落文化景观,是高度农业技术文明发挥精耕细作下的智慧,贵州山民对山川、河流的利用,不仅养活自己,还形成了美丽的风景。这是对自然的敬畏和适应,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是一种真实的生活图卷,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是对文明的价值的印证。

在横跨东南亚湄公河流域至中国西南的山地里,至今生活着一个庞大的稻作文明族群系统,学者称这个区域为“那文化圈”。“那”在苗语里是稻的意思,贵州的苗族聚居区有村寨称为“以那”等村名,可能与“稻”有一定关联性。“那文化圈”涵盖一亿多人群,已经成为稻作文明研究的范本。在丹寨县的田野调查,笔者发现锦鸡苗支系的感恩形态,来源于对生灵的救赎和自然的敬畏。传说一种锦鸡带来种子,祖先得以生存,所以后世一代代绘之在蜡染,绣之于锦布,世世代代不能忘记。

标签: 贵州文化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