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傩戏面具真的太有趣了,看上去非常神秘,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17岁的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周亭学生日前一边说,一边用手机拍摄下“贵州少数民族风情展”上的一件展品。
周亭的愿望其实已经变成现实。2009年以来,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已在韩国、土耳其两国和北京、内蒙古、新疆、重庆、广西、福建、湖南等地举办了23次主题展览。
贵州有56个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等18个。千**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共**造了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的常设陈列“贵州少数民族风情展”,就是了解贵州文化的一个窗口。
“其实,无论是资历还是藏品数量,我们在国内都算得上是‘*年轻’的民族博物馆。”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馆**聪说,“所以,定位也非常明晰,我们的镇馆之宝,就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于2009年挂牌成立,依托7886件(套)馆藏文物,这个博物馆已成功打造了“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贵州农民画展”、“中国彝族服饰文化展”等多个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展览。
2012年5月和10月,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先后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和阿尔山举办“饰美人生苗族银饰展”,将贵州苗族银饰带到了内蒙古。
“有一位蒙古族大妈就一直盯着苗族银饰的项圈看,她觉得项圈上的‘银球’构造很特别,一直问我是怎么弄的。”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工作人员周莉说,这两次展览观众很多,都非常成功,新奇精美的贵州苗族银饰让内蒙古民众惊叹不已。
2012年11月,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受邀参加“中土文化年”之“土耳其中国文化年”活动。贵州省民委、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承办的《中国贵州民族风情展》于当月分别在土耳其的马拉塔亚、安卡拉、代尼兹利三个城市展演。通过文字、图片、视频、以及实物,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次亮相土耳其。
在马拉蒂亚市的展览引起当地人对贵州苗族刺绣的强烈兴趣,两位土耳其姑娘更因为一块苗族绣片争执起来。“她们看到简介文字上写着这块绣片有几**的历史,有一个女孩就不太相信,她认为那块绣片保存得很好,**不像几**前的绣品。”高聪说,他后面通过翻译详细向她们介绍了绣片的绣制方法,告诉她们这些绣片平时都小心珍藏,只在非常盛大的节日时才会穿着,因此得以保存完好。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