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山深处的侗族大歌

2016-04-25来源 : 互联网

“汉字有书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这*侗家的歌谣很清楚地指明了侗族文化的精髓全部在侗歌里。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从古至今,他们的所有生活发生的所有事都通过口传心授。也正因为如此,侗族文化尽管经受过历史的风风雨雨、人间沧桑,它仍以一枝*秀保存下来,并逐步引起世人的关注。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据传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聚居在我国贵州、湖南、广西、湖北4省,现有人口260多万,主要从事农业和林业生产。侗族不仅民风淳朴,而且也极富**性,有民谚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耳朵和心灵去捕捉与欣赏的侗族特有的民间音乐。

侗族大歌在侗语中俗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一种“众低*高”的音乐,必须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

侗族大歌是创作并流传于侗族民间的一种多声部民间合唱歌曲,是侗族人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出来的**民族文化成果之一。

侗族大歌侗语称“嘎老”Kgal Laox(大歌),其种类繁多,学界和民间分类不**一致。民间主要有Kgal Soh(声音歌)、Kgal Mas(柔声歌)、Kgal Xangc(伦理歌)、Kgal Jibl(叙事歌)等类型称谓。根据各地不同唱腔和不同的演唱风格,民间还有更细的类别划分,如Kgal Saok(肇兴歌)、Kgal Xeemp(三龙歌)、Kgal Gaos Senl(高增歌)、Kgal Ngaemc(岩洞歌)、Kgal Kgout(口江歌)等。

侗族大歌只流行在侗语南部方言地区,贵州省黎平、从江两县的六洞、九洞、十洞、四脚牛等地区,是侗族大歌流行的中心地区,广西三江侗族自*县的溶江河沿岸和榕江县的苗兰、宰荡、加稍等地,则是侗族大歌流行的边缘地区。侗族大歌为什么产生在这一片地区呢?因为这一地区时兴集体歌唱,所以侗族民间有“多人出多声”的传统说法,如果只是一个人*唱或两个人对唱,那只是一个声部,就不可能出多声。只有集体歌唱,才是产生多声的基拙。侗乡的山,侗乡的水,侗乡的人,是相互依赖的,是相互离不开的,是非常和谐的。因此,“多人出多声”,开始时可能出于偶然,但是偶然逐渐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多人出多声”,开始时亦可能出于模仿(如许多声音大歌模仿禅鸣乌叫)。无论从偶然到必然,或是模仿获得成功,都是富于音乐智慧的侗族人民的集体**。

侗族大歌要由多人组成的民间歌队来演唱。民间歌队遵循业余自愿的原则,按性别分成男声歌队和女声歌队,然后按年龄分成儿童歌队、少年歌队、青年歌队、壮年歌队、老年歌队等。儿童歌队,队员年龄大约在8至12岁之间,接受音乐启蒙教育,若村寨有对歌活动,可参加旁听。少年歌队,队员年龄大约在13至16岁之间,是青年歌队的后备军,若村寨有时歌活动,可临场见习。青年歌队,队员年龄大约在17至22岁之间,是村寨的主力歌队,若村寨有对歌活动,他们当仁不让,同时,他们也可以主动出访。

壮年歌队,多指由已婚壮年男子组成的男声歌队,女声歌队婚后自然解散,壮年男声歌队是青年男声歌队的有力后盾,若村寨有对歌活动,青年歌队应付不了时,壮年歌队可以上阵。老年歌队,指已经当了公婆的老年人组成的男、女声歌队,少数是青壮年时期保留下来的原建制歌队,多数是重新组合,以演唱叙事大歌或多声说唱为主,有时也为青少年歌队作**,但不参加对歌活动。歌队虽然是自发的民间组织,但它却代表村寨、鼓楼或族性。歌队代表集体,众人关心歌队。歌队人数,*少的不能低于3人,常见的是5至10人,多的可达10多人,20人以上的歌队,民间亦少见。由此可见,歌队是侗族大歌传承的根基。

标签: 侗族大歌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